执业经历
1987年自日本留学归来即从事肝脏外科、肝癌基因治疗的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监测肝脏能量代谢的多项指标,应用于临床预测肝脏的储备功能,使肝癌手术的切除率及安全性大大提高。近20余年来,实施原发性肝癌手术6000余例,切除率达70.7%,手术病死率降至0.74%,总的5年生存率达70.2%。创造了半肝血流阻断法及勾扎法断肝技术,开展了中央型肝癌切除,肝尾叶切除,体外转流下肝叶切除,门静脉癌栓切除,同期肝叶、脾脏切除等新手术及复杂手术。
擅长手术
肝癌、肝包虫病、肝良性肿瘤、肝血管瘤、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大脾亢、小儿肝移植、小儿先天性胆道闭锁、小儿肝肿瘤、成人活体肝移植、成人尸体肝移植。
所任职务
中华医学会全国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肝脏移植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四川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全国肝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抗癌协会理事,四川肝癌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学术带头人。任《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主编,《国际肝胆胰外科杂志》(英文版)副主编,《中华肝胆胰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委,《肝胆外科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现代手术学杂志》、《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及《中国内镜杂志》常务编委等。
所获荣誉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学术及技术带头人。近年从事肝癌多药耐药基因及口服靶向载基因微球进行肝癌基因治疗的研究,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及省卫生厅重点项目基金资助。1982年以来公开发表科研论文500余篇,主编《肝脏能量代谢与现代肝脏外科》、《肝脏外科》、《普通外科手术学》、《现代肝脏移植学》、《活体肝脏移植》等专著5本,参编高等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外科学——前沿与争论”、“外科学”教材等专著10本。培养博士生30余名,硕士生40余名,博士后4人。获国家科技成果三等奖1次,卫生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次,省科技成果一等奖3次,三等奖3次。
01. 点击预约服务
02.患者在就诊医院做一次CT增强扫描,获取1-2mm层厚的DICOM格式原始数据
03. 将原始数据网络传输给IQQA服务提供方
04. 影像分析工程师对患者数据进行IQQA术前三维分析和处理
05. 医生根据生成的三维报告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